简述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及要求?简述四等水准的测量过程

2023-11-07 10:11:19 文章来源 :网络 围观 : 评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当然有些规范上的要求对视距有些不同,好像有一种规定是视距不大于80m,这里我们取100m,依照老规范。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和DS3级水准仪。这里介绍一下

  DS3级水准仪的技术参数:即为每一公里水准测量的中误差为±3mm,物镜有效孔径不小于28mm,放大倍数不小于38倍,水准管划分值:20″/2mm,

  由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视距不大于100m,所以视线长度一般为30m—50m左右。最为适宜。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另外对四等水准的要求如下:

  视线高度>0.2m,前后视视距差≤3m, 前后视视距累计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

  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即为黑-黑-红-红

  (1) 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 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 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

  (4) 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8)

  这四步观测,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红一红)”,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 减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允许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 红一黑一红)”的观测步骤,即可以忽略仪器下沉而造成的对数据精度的影响。

  2、测站数据的计算与检核:这里我们把前后视读数记作以m为单位:

  后视距 (9)=[(1)—(2)] ×100m

  前视距 (10)=[(4)—(5)]×l00m

  对于视距的要求,四等视距S≤100m

  前、后视距差 (11)=(9)—(10)

  对于视距差的要求,四等视距差S≤±3m

  前、后视距差累积 (12)=本站(11) 上站(12)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及要求?简述四等水准的测量过程

  对于视距差累计的要求,按照表中,四等视距差∑S≤±10m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及要求?简述四等水准的测量过程

  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13)=(6)十K—(7)

  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4)=(3)十K—(8)

  四等水准要求红黑上下丝读数之差误差≤3mm

  (上式中的K为红面尺的起点数,为4.687m或4.787m)

  黑面测得的高差 (15)=(3)—(6)

  一,观测顺序:

  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计算

  2、掌握水准测量闭合差调整及求待定点高程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数安排3实验组由4 ~ 5组

  2、实验设备每组水准仪台水准尺2根尺垫2记录板1块测伞13.实验场选择条闭合水准路线间设置三坚固点A、B、C作水准点A点已知高程点假定高程10.000m 由A点发测定B、C点高程并测A点组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待定点高程记录计算实验报告八每交份实验报告

  三、步骤:

  1、已知点A发固定点A、B、C间设置若干转点

  2、每测站观测程序:

  (1)视黑面尺水准器气泡居读、、丝读数

  (2)前视黑面尺水准器气泡居读、、丝读数

  (3)前视红面尺水准器气泡居读丝读数

  (4)视红面尺水准器气泡居读丝读数3.每测站各读数按四等水准表格记录

  计算校核计算要求: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及要求?简述四等水准的测量过程

  (1)视线≤100m

  (2)前、视距差d ≤±5m

  (3)红、黑面读数差≤±3mm

  (4)h黑—h红≤±5mm

  (5)视距差累计值∑d ≤±10m

  四、注意事项

  1、每测站观测完毕要立即进行计算校核符合要求搬站否则需要重测

  2、本站∑d接近10m 站要调整前、视距使减少超5m 展开@_@水准仪使用操作基本程序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读数

  方法与步骤:

  1、水准仪的认识 DS3水准仪的外形和主要部件的名称,应了解其作用及使用方法

  2、安置脚架时,应使架头大致水平,对泥土地面,应将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以防仪器下 沉,

  3、对水泥地面,要采取防滑措施,

  4、对倾斜地面,应将三脚架的一个脚安放在高处,另两只脚安置在低处,

  5、对于倒像望远镜,则是从上往下数。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